——第十三届全国“相约名师﹒聚集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笔讨会随笔
第一天报名,当我拿到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的会议资料时,打开一看,八个名师里面只听过三个人的名字,分别是贾志敏、王崧舟和林莘,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可是接下来的两天学习完全颠覆了我第一天的看法,每个名师的课都很精彩,根本评价不出孰优孰劣。纵观这八位名师的课堂,可以说是有趣、有料、有效。
说有趣,主要表现在老师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上。众所周知,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上敢说、愿意说、会说,他们能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种幽默的教学风格在何捷老师和陈金龙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幽默语雅而不俗,总是贴近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种种不尽人意的状况时,他们总能用一两句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免去苍白的说教,达到直指人心的力量。
说有料,是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很充实。以林莘老师执教的一堂作文课——《笑》为例,林老师先是让学生观看视频(各种不同的笑),看后进行动笔练习,抓住细节来描绘。接着,教师用名著引路,教学生学习描写方法。林老师先请学生欣赏《红楼梦》中的效果图,品味一番后,又出示老舍先生是怎样描写笑的句子,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充。然后走进梦想剧场,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两个剧本,第一场是《灰太狼错认儿子》,第二场是《灰太狼喜得儿子》,学生能够根据剧本,写出灰太狼不同的笑。紧接着是拓展阅读,林老师讲述了绘本故事《不要再笑了,裘裘》,当讲到裘裘是怎么脱离危险时,教师戛然而止,她要让学生继续编下去,通过学生创编故事,让学生懂得了会笑的美好。最后,这节课在学生诵读顾城的《小花的信念》中结束的。整节课,教师将现代与经典结合,将小说和诗歌融为一体,更好地诠释了多元化的语文课堂。
说有效,也许对于名师的课堂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可我所说的有效是指他们的教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例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桃花心木》,他由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散文上升到具有现代佛教文化气息的梵文,紧扣文中“不确定”三字,引出生活中的“无常”,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啊!本文的作者是林青玄,虽然自己也看过他的几本书,也能感悟到他作品中的禅意,可是让自己去上这篇课文,就怎么也不能和禅学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自己和名师的差距吧。
总之,名师的课堂对于我来说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